发布日期: 2025-02-03 02:28:50 来源:GC法检测
手持彩超、便携心电图机、血压计……这是一个村庄医师“移动医疗包”里装备的医疗设备。
在四川大英县,这样的村庄医师有100人,他们背着医疗背包,行走在乡下,为大众送医上门。他们出诊时可完结11项尿液查验、心电图、超声以及血压、血氧、体温等查看,满意根底医疗查看和根底疾病筛查。
本年5月以来,四川大英县发动“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创始“沉痾120,治病180”新式就医形式,通过建立在大英县公民医院的“行走的医院健康180”体系渠道,实时调度就近配有全科医师助诊包的底层医师,随时随地一键呼叫上门服务。通过健康180指挥中心进行县、乡、村三级调度,完结全县范围内医疗服务三级联动,让底层大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免费的根本医疗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在大英已有超越万余人享受到“行走的村庄医师”上门医疗服务。
蒋艳是村上的村庄医师,本年50岁,自卫校结业以来,在村上行医已有20多年。
12月23日,寒冬时节,寒风凛冽,将心电图机、血压计拾掇整齐后,蒋艳背着印有“移动的医院”的助诊包从村卫生室动身,前往不远处的乡民廖清坦家。
自本年5月以来,他早已习气带着这个背包出门。“重是重了一点,但心里结壮有底气啊。”谈及背上的助诊包,蒋艳口气中透露着满意,他和记者说,以往,村医常备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老三样”,缺乏以对患者做全面详尽的查看。
现在,包内有彩超、心电图、便携式生化免疫分析仪等检测设备,可完结11项尿液查验、心电图、超声以及血压、血氧、体温等查看,满意根底医疗查看和根底疾病筛查,完结查验测验的数据主动收集、存储并上传,检测的项目更多了,成果也更精准,治病抓药更有根据、更精确。
“特别是关于现在村庄来说,大多都是上了年岁的留守白叟,他们大多数都有慢阻肺病,曾经只能去县城医院查看,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上门根本上就能做到对这类病况的实时查看。”蒋艳说,老大众不舒服了,就可以拨打健康180热线或许他的电话,根本上十分钟内,都可以抵达居民家中。
廖清坦本年84岁,患有多重缓慢疾病,行动不便,因为间隔村卫生室较近,蒋艳造访时,总会到他家中看望。
翻开全科医师助诊包,拿出测验血糖的设备,蒋艳熟练地给廖清坦做着查看。“你最近指数有点偏高,没有吃药吗?”蒋艳一边询问着病况,一边将各项目标上传至体系,在大英县公民医院的“健康180”体系渠道中,将会实时收到他的信息,如果有疑问或特需状况,医院的医师将会进行及时确诊。
也是在不久前,患有糖尿病的鹊桥村乡民但昭五忽然血糖升高,蒋艳开始确诊发药后发现作用并不显着,所以通过“行走的医院”上报这一状况,大英县公民医院的医师收到后,通过体系挂上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的专家号。
通过长途确诊后,这名医师及时确诊,给但昭五加了一种药,削减了曾经的一种药,在这“一加一减”中,就把但昭五的血糖操控住了。
“曾经治病要去镇上县里,不太便利。现在好了,医师直接上门来,在家里就能治病拿药,真是太好了。”但昭五说。
关于廖清坦这样的留守白叟而言,一个“移动医院”,满意就医需求之外,更是改变了传统就医理念。
“现在咱们一般的查看,都不会到医院,蒋医师过来就查看了,咱们也不必花钱折腾自己去县里查看。”廖清坦的老伴说,本年初去县里查看,医师还主张少出门,可是不出门又不可,有必要要去查看,有了医师上门服务,实在是便利多了。
蒋艳说,上门确诊都是免费,在确诊后,给患者开具的药物,也是平价,削减大众就医药物本钱。
大英“行走的医院”健康180项目,由大英县公民医院详细施行,通过建立长途治疗渠道、为底层医师装备智能化“全科医师助诊包”,通过“行走的医院健康180”体系渠道,实时调度就近配有全科医师助诊包的底层医师,随时随地呼应区域内公民健康服务需求,为一键呼叫上门服务的老大众供给及时的医疗保姆式上门服务。
此外,项目将二级医院的设备和三级医院的专家带到大众身边,构建“互联网+长途治疗”形式,让老大众“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处理大众治病难、治病贵问题。
“通过半年多时刻的运营,现在仍是面对‘人’的问题。”大英县公民医院党委书记赵玉林说,助诊包中装备的专业仪器对村庄医师的专业相关常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方心电图的判别,超声设备更是需求重复专业训练,那么这些医师在训练后对这些设备的运用其实是有距离的,“一方面加大训练力度,一方面约请上级更专业的医师更多参加到这一些数据的判别中。”
赵玉林介绍,项目运转以来,辖区城镇卫生院和村庄医师累计运用全科医师助诊包服务大众1.1万余人,完结各项查看查验4万余项次,北京三甲医院的专家为县内患者展开长途治疗60余人次,达到了让老大众“花最少的钱、走最近的路、治最堵心的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