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01-11 02:46:58 来源:bb贝博官方平台
冲击科创板失败,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娜生物”)“北上”,冲击北交所。
本次IPO,丹娜生物拟募资3亿元用于扩产。不过,扩产的必要性受到市场质疑,因为,公司产能利用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北交所下发的两轮审核问询函,均重点问及扩产的必要性、合理性。
丹娜生物的成长性也值得怀疑。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均在2亿元级徘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均在7000万元左右波动。期间,公司出现了营收净利反向波动情形。
丹娜生物的核心原材料告急。2021年2月,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0年以来,丹娜生物停止了对鲎的采购及采血行为,公司能否如期顺利找到替代性产品,备受关注。
成长性是IPO企业能否顺利过关的重要考量因素。丹娜生物的经营业绩成长性不足。
丹娜生物成立于2014年,主要是做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本的产品为诊断试剂产品,还拥有诊断仪器等其他系列产品。
整体而言,公司业绩增长乏力,2023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幅度分别仅为15.19%、11.59%。
营收、净利的变动还出现了异常,二者并不同步。2022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变动方向相反。
这与不同业务线的创收、创利能力出现重大变动相关。2022年,丹娜生物营收、净利异常波动的根本原因为,应急业务利润大幅度地下跌。丹娜生物的应急业务主要是销售新冠抗原、抗体检测有关产品及服务的业务。虽疫情得到控制,相关业务市场需求萎缩,势必会影响相关企业。
2020年、2021年,丹娜生物应急业务的净利润一直稳定在1500万元以上,占比稳定在20%以上。到了2022年,应急业务利润迅速降至111.23万元,2023年亏损296.46万元,今年上半年为17.87万元。
2023年,丹娜生物利润回升,源于酶动力学系列新产品及酶联免疫法系列新产品贡献。当年,两系列产品毛利分别为8295.76万元、9433.71万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51%、46%,合计占公司毛利的89.31%。
酶动力学系列主要产品线)-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线)-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鲎血细胞。
2021年2月,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严管控禁止鲎的采购及采血行为。
2020年开始,丹娜生物基本上停止鲎的采购及采血,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公司核心原材料存在供应风险。
丹娜生物的说法是,公司有大量库存,此外,正在寻找替代产品。公司也坦承,若未来鲎血细胞供应无法持续且替代性产品销售没有到达预期,将会对业务开展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早在2020年11月20日,丹娜生物就向上交所递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根据当时的招股书,丹娜生物拟募资4.08亿元,其中,2.20亿元用于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建设,1.08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项目,剩下的8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但公司科创板IPO始终没进展。2023年12月29日,丹娜生物改道“北上”,冲击北交所,并进行了预披露。到今年12月20日,公司完成了两轮问询,并披露了上会稿,即将接受上会审核。
冲刺北交所,丹娜生物的募资金额不减反增,公司打算募资5亿元。其中,3亿元用于总部基地项目建设,1.5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项目,剩下的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丹娜生物并不缺钱,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实物资产(即理财产品)合计为3.63亿元,对应的有息负债基本为0。
此外,在IPO之前的几年,公司累计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合计超过5100万元。
根据最新披露的上会稿,丹娜生物募资额调减至3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总部基地项目建设,1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项目,取消了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虽然使用募资金额减少至2亿元,但项目总投资3.02亿元不变。该项目拟生产酶联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化学发光法系列新产品及真菌药敏产品、荧光染液产品,其中免疫层析法系列新产品新增产能1300万人份,化学发光法系列新产品新增产能1000万人份。
2023年,丹娜生物三类基本的产品(酶联免疫法系列试剂、酶动力学系列试剂和免疫层析法系列试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3.42%、80.81%、62.64%,产销率分别为83.79%、82.32%、13.03%。今年1—6月,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3.39%、60.25%、79.18%,产销率分别为96.18%、87.34%、84.25%。
2023年,丹娜生物免疫层析法系列新产品产能为2010万人份,产量为1259.11万人份,产能利用率为62.64%,销量为164.04万人份,产销率为13.03%,产销率较低主要系2023年应急业务产品需求降低,销量下降。
针对丹娜生物募资扩产,监管发出的两轮问询函,均重点问及天津总部基地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要求说明期后该系列新产品的销售情况、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及产能消化能力。
时机,是做成一件事的主要的因素。企业IPO上市,也需要把握时机这一因素。丹娜生物科创板IPO失败,可能就是错过了上市的窗口期。转战北交所,丹娜生物恐怕也没赶上窗口期。
曾经,A股市场掀起一轮体外诊断企业IPO上市潮。包括基因科技、爱康生物、微策生物、世和基因、翌圣生物、凯实生物、菲鹏生物等数十家体外诊断企业冲刺A股IPO,但是,绝大部分企业IPO失败。
体外诊断企业在经历疫情初期的急速狂飙后,虽疫情得到控制业绩快速滑落,成长性受到市场质疑。此外,体外诊断行业也是医疗领域腐败的重灾区,行业的合规性备受质疑。
2022年11月,沪深交易所均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将高度关注涉核酸检验测试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2024年1—10月,A股医药生物企业上市3家,共计募资19.25亿元。成功上市的三家企业中,益诺思主要是做新药研发服务,爱迪特是口腔连锁,海昇药业主营原料药和中间体,无一家是体外诊断企业。而丹娜生物属于制药企业领域,专注于体外诊断细分领域。
医药行业“带金销售”是违法违规的重灾区,近年来,出现了异常的捐赠行为,即将产品以捐赠资助、科研合作、试验推广等形式,免费提供给医疗单位使用。而这一现象背后,被质疑存在附加不当条件、捐赠后谋取商业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
丹娜生物主要是通过联动销售模式进行销售,公司通过向客户出售、租赁和投放仪器,以建立稳定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带动诊断试剂的销售。公司依据计算机显示终端具体的需求,将仪器免费提供给客户使用。投放仪器由客户代管,企业具有所有权,客户拥有使用权。
丹娜生物的销售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中等水准,且公司销售费用以职工薪酬为主。
问询函曾重点问及丹娜生物销售费用真实性,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合理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鄂)字5号鄂新网备1005-000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090118鄂ICP备13008093号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湖北知音传媒股份公司院内 网站邮箱:
上一篇:膀胱憩室手术成功率大吗多少